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涉及学校的突发重大政治性、群体性事件,以及可能诱发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其他不稳定事端的应急处置。包括:校内外涉及师生员工参与的各种非法集会、游行、示威、请愿以及集体罢餐、罢课、上访、聚众闹事等群体性事件;各种非法传教、政治性活动;针对师生员工的各类恐怖袭击事件;师生员工非正常死亡、失踪等影响学校和社会稳定的事件。
二、领导机构与职责
学校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
组 长:校党委书记 校长
副组长:其他副校级领导
成 员:保卫处、学校办公室、宣传部、统战部、信息管理中心、工会、妇委会、人事处、纪检监察办公室、资产管理处、后勤保障处、校医院、研究生学院、学生处、团委、继续教育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各学院等部门负责人
主要职责是:研究确定事件性质和等级,将事件信息和拟发布预警的等级向上级部门报告;预案启动后,负责统一组织学校的应急处置行动,收集信息、现场处置、开展督查等工作;应急处置结束后,总结评估应急处置工作。
三、应急处置预案实施
(一)影响校园安全稳定事件发生后,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立即向学校领导报告,经学校领导批准启动应急预案。协调学校各部门处置突发事件,并按照事件等级的程度在规定时间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二)学校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需在现场工作,负责事件的具体指挥和处置工作。
(三)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现场情况汇总信息,及时向学校上级领导报告。
(四)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协调各工作组搜集学校师生员工的思想动态、媒体反映并及时报学校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五)保卫处保持24小时值班,值班人员接报案后须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维持现场秩序,警戒巡逻,疏导车辆、人员,协助、配合公安部门立案侦破工作。
(六)学生工作处、团委、各学院负责掌握校内学生思想动态和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上报学校。以正面的观点引导学生,稳定学生情绪。如果学生走出校门上街,要准备充足的应急力量随队维持秩序,配合公安机关防止外部人员混进队伍,防止学生出现过激的违法行为,全力劝说学生返校,如公安机关采取坚决措施时,要进一步劝说学生离开现场,保证学生安全。
(七)计划财务处、资产管理处、后勤保障处负责掌握处理学校对外经济活动中出现的矛盾,及时上报学校,及时作好解释和疏导工作,避免矛盾激化。如果民工在校内干扰学校正常教学、工作秩序,聚众闹事,到政府机关上访或围堵市内交通,要及时向上级部门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准备充足的应急力量随队维持秩序,做好化解矛盾工作,配合公安机关做好相关疏导工作。
(八)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负责外籍人员和港澳台侨人员的信息搜集、动态反映,及时向学校有关部门报告。
(九)资产管理处、后勤保障处、校医院负责师生的生活、医疗救助、通信等后勤保障工作。组织人员开展抢险、救援、救治工作。如果学生走出校门上街,要组织人员、车辆接回学生。
四、善后与恢复
(一)工作重点是妥善解决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实质性问题,尽可能满足师生合理要求,稳定师生情绪,恢复校内正常秩序。
(二)属于国际、国内重大热点问题或有关国家、民族情绪等敏感问题引发的政治性群体事件,后期处置工作重点是:通过形势报告会、座谈会、讲座等形式,加强正确的引导和教育,组织师生对中央有关热点问题、敏感问题文件的学习,宣传正面、权威观点,保护师生爱国热情和民族情绪,抵制错误思潮,引导师生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上来。
(三)属于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造成意外事故及人员伤亡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后期处置工作重点是:对在事故中伤亡的师生进行人道主义抚恤和补偿,对受害者家属进行慰问;积极协调公安、交通、城管、文化、工商、卫生等部门,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的清理整顿,切实解决校园及周边存在的交通、治安等隐患问题,确保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
(四)属于校内体制改革中涉及师生切身利益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后期处置工作重点是:及时帮助解决师生的困难和问题,对法律和政策有明确规定的,督促有关方面及时落实;对要求合理、一时难以解决的,深入细致地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关心和安排有困难的教职工的生活。
(五)属于基本建设和对外经济活动出现的矛盾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后期处置工作重点是:与合作方进一步协商,制定还款计划,及时缓解和处理问题,督促有关方面制定解决方案并及时落实。化解矛盾,防止群体性事件进一步扩大。
五、保障措施
(一)预案保障加强预案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其掌握应急反应的主要内容、本人的位置、职责等,保证需要时能够快速到位、规范行动、有效处置。开展经常性的演习活动,根据演练暴露出的问题,对预案进一步完善。
(二)队伍保障
不断壮大维护学校稳定工作队伍规模,改善队伍结构,形成维护学校稳定工作的坚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思想工作、安全保卫和网络管理队伍,并建立预备队伍。加强对应急力量的培训和管理,解决必要的装备和经费,使这支队伍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三)技术保障
加强维护学校稳定快速反应体系的基础建设,完善校园集人防、物防于一体的校园治安防控体系,为师生提供全方位的求助、咨询和服务,提高校园整体防范水平,防止因治安事件引发影响稳定的事端。
(四)物质保障
经常性地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人力、物力、财力准备。发生较大规模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后,要全力做好处置人员和事件参与师生的生活、医疗救助、通信等后勤保障工作,确保处置工作顺利进行。
|